25 公斤涂白劑編織袋無統一標準尺寸,多參考同類型粉狀、化工類包裝的主流規格,工藝則圍繞防滲漏、抗磨損等適配涂白劑特性設計,具體常用尺寸和工藝如下:

常用尺寸
涂白劑多為粉狀或糊狀,其 25 公斤裝編織袋尺寸和膩子粉、化工粉料等包裝相近,主流規格集中在以下范圍,同時有部分專用定制尺寸:
常規基礎尺寸:常見寬度 45 - 50cm,長度 70 - 78cm。比如有通用款 45cm×72cm、50cm×75cm,這類尺寸適配人工裝袋和常規堆放,是市場上較普遍的規格;還有 48cm×78cm 的規格,搭配 75gsm 的面料厚度,兼顧承重和實用性,適配多種粉劑包裝場景。
特殊功能尺寸:若為便于自動化罐裝的閥口袋,常用 50cm×80cm 的尺寸,契合生產線罐裝效率需求;部分廠家還會根據客戶堆碼、運輸需求,提供 40 - 60cm 寬、60 - 110cm 長的定制尺寸,可通過折邊等方式調整適配性。
核心工藝
其工藝以聚丙烯(PP)編織袋為基礎,針對涂白劑可能出現的受潮、滲漏等問題增加防護工序,具體流程和關鍵工藝如下:
基材制備工藝:先選用 PP 顆粒為核心原料,部分會按比例混入適量填充母料或少量回收料,經擠出機高溫熔融后制成薄膜,再切割成胚絲,胚絲經烘箱拉伸、熱定型處理形成高強度扁絲,這一步能保障編織袋的基礎承重和韌性,避免裝涂白劑時拉扯破損。
織造成型工藝:通過圓織機將合格扁絲進行經緯交織,織成圓筒狀的編織布,織機運作時會控制經緯度密度,保證布料結構緊密,減少涂白劑粉末滲漏的可能,織好的編織布再經收卷、卸卷處理,進入后續工序。

防護復合工藝:這是適配涂白劑防潮需求的關鍵工序。多數廠家會采用 PE 膜熱壓復合工藝,在編織布表面或內側復合一層 PE 膜,增強密封性和防潮性;若涂白劑對防潮、防腐蝕要求更高,還可定制 PP 與 BOPP 膜復合的款式,部分場景會配套 PE 內膜袋,雙重防護避免受潮結塊。
后續加工工藝:先通過凸版或凹版印刷,在袋身印涂白劑相關信息、廠家標識等;再按預設尺寸切割編織布,*后用縫包機縫合底部和側邊,部分閥口袋會額外加工灌裝閥口,確保灌裝后密封嚴實,完成后即可打包出廠。